查看原文
其他

优秀校媒人丨段毓昕:在“折腾”的路上马不停蹄

段毓昕 中国大学生在线 2019-05-26


“我叫段毓昕,是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级新闻学新生,来应聘编辑部部员。”2016年9月初,十教315,我这样对面前的学长学姐说。



如果你代表一种味道,

那一定是我最喜欢的那种


大一的夏天,我正式加入校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。这是我大学加入的第一个组织,也是我大学最热爱的地方。我在编辑部,负责官方订阅号的日常推文编辑。


第一次正式编辑是在国庆前,放假前一天,和小伙伴一起被学长叫到计算机室学习编辑,内容是学校微信的固定栏目“故事汇”。第一次编辑,甚至不知道微信后台界面如何,跟着学长一起,倒也能像模像样的工作。


这是一篇旅游故事集合,主要内容为红色景区旅游经历。考虑到每个部分内容不同,把文章分成三个部分,分别设立小标题;红色景区具庄严性,排版统一正红色;考虑文字太长可能无重点,提炼主要意思写一段小总结,并和整体编辑风格统一使用同款红色;一个个询问作者,关于推文的建议……弄了一个多小时,在学长的修改下,这篇推文总算完成。


第二天回家后打开手机,就看到我的第一篇微信推文《故事汇丨国庆去哪玩?不可错过的红色文化之旅》在微信上推出。虽然是合作作品,也依然让我开心到可以吃下两大碗米饭。


如今,20岁的我已经有很多篇独立完成,阅读量可观的推文,但是18岁时第一次完成的兴奋感还是无法被代替。与18岁不同的是,以前那份快乐来自别人的夸赞,而现在的喜悦来自对自身进步的肯定。


国庆回校后开始独立编辑,刚开始的时候,我总是出现各种问题,不是出错就是乱码,急的学长学姐直接打电话在线指导。现在看以前的推文,还是会佩服自己,这么简单的东西,我是怎么做到次次出错?好在学长学姐很耐心,愚笨如我也终于可以0错误的独立工作。


后来锻炼越来越多,新栏目的建设与尝试;重大事件的独立编辑;编辑向摄影、运营的横向拓展,我的新媒体思维慢慢在这里形成。


在新媒体中心工作的时候,我的工作主要围绕编辑展开。大学时间,也基本上都是在新媒体中度过。它所包含的编辑、运营等,是能让人发现自我潜能的事,实践出新知,它拓展了我的学识,值得为它“耗费”青春。曾尝试过很多事,但只有新媒体让我感到持续不断的兴趣,如果能用一种味道形容,它一定是我最喜欢的那种。


用感情来权衡,

你是我正确的决定


在新媒体中心工作一学期后,2017年3月,学姐问要不要试下其他形式的编辑,我说好。然后在老师和学姐的推荐下,我进入中国大学生在线工作。一个更广阔的平台,意味着更多的挑战,也意味着更多的东西等着我去学习。


网上说,单身是提升自我价值最好的时期,因为可以在独处中培养出自己最好的状态,以最好的面貌迎接未来的感情。我觉得这句话用来形容我和中大在线也还行。每次进入一个新的环境,我会担心自己不够优秀,不能独当一面。还好,这个时候的我虽然不能算最好的状态,但也在前期的锻炼中学会独立,能靠自己处理一些事情。


不管是日常自己贯彻一个选题,还是值班编辑的负责到底,都让我对编辑这件事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。最开心的事情是在这里认识了很多其他学校的小伙伴,总能在和他们的聊天中得到很多心得和建议。


我也有过失误,刚开始值班的时候,马上就要给老师审核当日推送,我却不小心把整合好的图文给删了。一时急的不知道该怎么办,只能找到这几期推文的编辑,麻烦他们重新把图文复制到后台,我再重新整合。虽然结果还好,但过程我的确很失落,这应该是我工作中最大的失误。幸好编辑的小姐姐们是在编辑器弄好了才复制到后台的,有图文模本。如果是直接在后台编辑没有留模本,那就是真的没有了,也因为这件事,每次编辑我都会先留一份备用,虽然一直没有派上用场,但也让我在工作中学会了细心与plan B。


现在想来,如果在学姐问要不要尝试的时候嫌麻烦没有说好,是不是就会错过很多经历。生活很多事情,我都只做了那一刻看来最正确的决定,而可以权衡的,绝不是利弊,还有对这件事的感情。


事实证明,这份决定完全正确。


今天在“折腾”,

明天也会“折腾”,

未来继续“折腾”


高三时我对自己说,读书折腾了这么多年,大学可得好好歇歇。但是高三的我一定不会想到,大学的自己并没有歇,还在不停的“折腾”,甚至从线上“折腾”到线下。


2018年暑假,我到中国大学生在线线下本部实习。在这里和老师同学们一起,认识到了更多新媒体知识和以前不甚了解的新媒体技巧。合作、策划、创新、学习,线下的锻炼,也让这份折腾变得更有意义。


Wetool是我的实习旅程中最重要的一笔,让我对运营有了新的认识。裂变增加用户,以及把普通用户变成有效用户,是我对wetool最初的理解。实习期间和实习生们一起策划了摄影大赛,数学建模,招新的活动,活动的进行意味着参与的提高,也意味着潜在粉丝的增多。而wetool可以很好的聚合这部分需要。


摄影大赛为例,建立摄影活动用户池,以官方微信小秘书为核心,微信公众号(即传播源)发送推文,在推文后引导添加小秘书。以对话框吸引第一批用户。然后通过wetool进行关键词设置,引导第一批用户转发,将阅读量从单一对话框来源,转到朋友圈或群内用户,裂变第二批用户,增加小秘书好友数。以好友关键词拉群,把越来越多的潜在粉丝集合到池子中。如此循环往复,增加粉丝。


这样的循环过程也是有效用户增加的过程。在增加粉丝的基础上,同时以大学生为出发点,向大学生摄影爱好者传播消息,吸引具有“大学生+摄影爱好者”双重标签的特定用户,积累对阅读量提升有助的有效粉丝。


不仅是摄影大赛,Wetool也运用在了后期的数学建模、招新、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中,效果还不赖。


线下实习是很好的实践机会,很感谢老师和小伙伴们的帮助,一个月的“折腾”真的太有价值。


想起大一编辑完第一篇推文的下午,走在回宿舍的路上,跟朋友说起一个无脚鸟的故事。故事说,无脚鸟因为没有脚,所以一生都在不停的飞,唯一一次降落就是在死去的时候。喜欢的一个作家曾用无脚鸟形容她对写作的疯狂,意为写作就像无脚鸟飞翔一样,折腾着永远不会停下。这样说来,校园新媒体工作也是。


今天在“折腾”,明天也会“折腾”,未来继续“折腾”,高三的段毓昕如果知道大三的段毓昕在有意义的“折腾”,一定也会对大三的段毓昕说:“挺好的,继续‘折腾’”。


个人简介

段毓昕,共青团员,现赣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专业2016级学生,曾任赣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编辑部副部长,2017年3月参与中国大学生在线官方微信订阅号的日常编辑运营,现任中国大学生在线官方微信订阅号学生运营部社群组,培训组组长。


往期精彩



中国大学生在线

策划编辑:苏兰

图文编辑:冯晓(齐齐哈尔大学)王欣珂(山东理工大学)

值班编辑:玄爽(辽宁科技大学)毛晖(淮北师范大学)

责任编辑:杨虹

你的点赞就是对小中最大的鼓励!↓↓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